两次全省第一的作品,没能在《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得展览机会

羊爸
羊爸
Published on 2025-03-03 / 88 Visits
1
0

新学期伊始,每年的第二学期总是少儿编程赛事的集中阶段。今天就来聊聊《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信息素养。

关于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赛事,它虽不在白名单之列,但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 作为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使得这项赛事的含金量依然很高。

赛事从市赛、省赛逐级选拔,直至国赛,每个赛项全省前三名才有资格参加国赛。因此,能够进入国赛的作品,无一不是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佳作。

比赛涵盖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别。

此次,我们仅聚焦于《计算思维》这一与编程紧密相关的类别。计算思维类是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或图形化编程工具进行软件创作,以实现特定功能或满足应用需求的软件作品。作品形式多样,既可以是运行在单台计算机上的软件、面向互联网的应用服务,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 APP 应用,还可能是具有人工智能特性的智能应用等。

作品要求较为宽松,甚至没有固定主题,选手们可以自由发挥,这就需要从创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精心打磨作品。

获奖作品

joey(小羊)共参加过 3 届师生信息素养活动,获得了两次晋级国赛的机会,整体而言,这成绩可谓独树一帜。因为一个赛项仅有全省前三名能晋级国赛,而他两次夺得赛项全省第一。

国赛获奖.webp

( 国赛获奖比例11.8% )

《人工智能》

作品的创作源于当时 chatgpt 的火爆,孩子体验后深受震撼,最终确定了这一主题。《人工智能》和上一次的《流浪地球》一样,都以科技为背景,展望未来世界,包含 “AI 科普”“AI 在军事上的应用”“AI 自动驾驶” 等板块。现在回看,当初的诸多创想在当下世界已基本实现,作品的立意和创新性毋庸置疑。

该作品以互动游戏的形式呈现,旨在展现 AI 技术的魅力,同时科普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科技的力量。

《流浪地球》

从作品名称就能看出其灵感来源于电影,作品内容也取材于电影元素,从 “采矿”“行星发动机”“炸毁月球” 到最后的 “流浪地球”,都是电影中的经典元素或场景。

它以游戏形式还原电影中的惊险场景和科技魅力,讲述人类为寻找新家园而进行的太空漂泊之旅,既刺激又有趣,还能带来科普启迪,同时揭示了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困境,传递出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全民抗击疫情》

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场景下的作品,以游戏形式科普防疫、抗疫知识,通过儿童视角表达对抗疫的积极态度。· 2022 海南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比二等奖 · 2022 海口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比一等奖

复盘和学习

前两个作品在省内均获得第一名,但送国赛参赛时均未获奖。之后,我与孩子、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并大量参考各个获奖作品,总结出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供大家参考:

内容创新

要用独特的视角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体现标新立异吗?并非如此。

内容要简洁、大众化,要思考作品展现的内容是为了什么,是解决一个问题、科普一块知识、还是一个好玩的游戏,亦或兼而有之。

大部分获奖作品都兼具解决问题、科普、宣传,并结合游戏,单一内容的作品很难在国赛中胜出。

作品的内容线索要有机结合,贯穿整个作品生命周期,做到紧凑而不凌乱。

文化融合

评委偏爱文化融合的作品,例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在作品中动起来、能说话;通过编写代码解开与诗词相关的谜题,既能学习编程知识,又能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故事叙述:以文化故事为背景,创作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的作品。比如编写一个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背景的编程冒险游戏,玩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完成各种编程任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救被困的神仙或寻找失落的宝物,在游戏过程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歌颂赞美

每年这类作品获奖比例都不小,提到几个元素你就明白了。

红领巾、五星红旗、消防员、环保、美丽(海南)等,既是歌颂也是宣传。

体现美感

虽然是小朋友的作品,但界面元素不能过于简陋。纵观各大获奖作品,指导老师或家长或多或少都有参与界面美化工作。

毕竟,一款作品给受众的第一观感就是界面元素,借助 AI 绘画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点。

技术创新

在技术方面,可以积极尝试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作品带来全新的功能和体验。例如,在设计一款教育类编程作品时,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编程的乐趣和应用场景;

报名赛项时,可以多考虑专项赛事,在技术上,专项赛项支持更多新技术,也多是国产编程工具。

总结,目前很难有作品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希望在创作时,尽量都考虑一下,以追求更完美的作品。

关于今年

信息素养竞赛与其他赛事有所不同,其显著特点在于时间跨度较长,参赛所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通常情况下,前一年的 9 月份会发布赛事相关文件,给予选手充裕时间筹备,一直到次年 3 月份才提交参赛作品。提交之后,作品将依次接受市赛、省赛、国赛的层层评审与激烈角逐。倘若作品足够优秀,一路过关斩将,还会在次年 7 月份参与展览评选,向更多人展示信息素养的魅力与风采。

我们都是最后一个月开始让孩子开始准备(^_^)


今年的作品,你们准备好了吗?希望大家一起交流!


欢迎关注 “羊爸”,关注《嗨信奥》少儿编程题库学习平台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