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要来聊聊 ICode,它可是当下颇为火热的一项编程竞赛。
一、icode是什么?
官网平台标题-ICode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这就明确了它的属性,是一场竞赛,或比赛平台。
我觉得官网上还有一句十分贴切的描述
ICode竞赛是以火星探险为背景,以闯关形式进行的编程竞赛
对,它是一种竞赛形式,而非一门编程语言。
以后可别闹笑话,跟人讲 “我孩子在学习 ICode”,得说 “我孩子在参加 ICode 比赛”。
二、比赛形式
目前,ICode 设有两种比赛模式,分别是图形化模式和 Python 模式,以后可能会加入C++模式。
这两种模式下,选手都需要通过操控积木(图形化模式时)或编写代码(Python 模式时),让角色 “dev” 去收集界面上分布的能量体。
以下三种情况判定得分:
成功收集完所有能量体,就能获得一星。
在题目限定的最少步数内圆满完成任务,可斩获一星。
以题目要求的最少积木块数量(Python 模式下即为最少代码行数)完成,能再得到一星。
三星即为满分,要是出现得星相同的情况,那就进一步对比步数与积木块(或代码行数),谁用的数量越少,谁的排名就越靠前。
所以,参赛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要优先力求达成满星,在此基础上,再去精细打磨步数或积木、代码的使用量,争取更好名次。
三、如何参加比赛
在各个省份、市县,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赛事一般都设有编程专项,而其中往往就包含 ICode 的赛事。
同时各大官方认可的白名单赛事,还有 ICode 自身组织的专属赛事。
编程赛事琳琅满目,但 ICode 的比赛模式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选拔赛 -- 市县赛 -- 省赛
ICode 的赛事体系包含选拔赛、市县赛、省赛几个阶段。
这里面,“选拔赛” 比较特别,虽说叫选拔赛,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供大家练习、学习的平台,没有时间上的严苛限制,题目还会逐步开放。
很多人最初接触 ICode,就是从这个选拔赛起步开始学习的。
令人惊喜的是,joey也是凭借选拔赛阶段的积累,一路成长,到最后的市赛时竟然能斩获满分。
这也正印证了官网那句 “零基础也能参与” 的响亮口号。
四、为什么推荐icode
虽说 ICode 本身并非编程语言,可它却是编程启蒙的优质工具。
它巧妙地将互动和游戏元素融入其中,蕴含了大量编程思维。孩子们像是在玩游戏一般,运用编程思维去攻克一道道关卡,解决一个个难题;不知不觉间,孩子的编程思维得到了有效锻炼,为后续深入学习编程筑牢了根基。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它可没那么枯燥,甚至还充满趣味。
ICode 涵盖了诸多关键的编程思维要素:
变量(如 a = 1; a++)
运算符(如 a + b)
逻辑运算(如 a == b || a && b)
顺序结构
分支结构(if else)
循环结构(for)
函数以及实参和形参(如 function (int a, int b))
递归
基本涵盖编程的基本语法。
五、需要学到什么程度
那些在 ICode 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在编程思维或者天赋方面,确实具备一定优势。
不过,并不建议在这上面耗费过多时间。
要是你在市级乃至省级比赛中荣膺一等奖,这个时候,就建议你开启下一步学习旅程了,也就是迈入真正的编程学习领域,像 C++ 或者 Python 等编程语言的深入研习。
在平日里,有 ICode 比赛的时候,稍微花点时间参与一下即可,千万别过度痴迷于 ICode 赛场取得的成绩,以免耽误了向更高编程境界迈进的步伐。
要知道,当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竞赛比拼的可不光是思维,还有手速以及刹那间的灵机一动。